今天是
思想会客厅
原创观点 > 诉智作为 > 思想会客厅 > 原创观点 > 原创观点

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校园文化

来源:【诉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打造/分步实施/逐步成型 / 时间:2016-12-21 09:51 / 点击:
——两所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观感
 
摘要:
      校园文化,近年活跃于教育界的新潮、热门话题,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背景,制度,管理,模式,个性,而文化是个综合的概念,校园?文化?两者如何走到精神、灵魂润物无声的高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具体实行必然要多关注社会发展,体现时代的特质,即校园文化整体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比如和谐,绿色,节约;而又符合学生的精神、品质,比如先进,积极,发展;并要结合自身文化意识和思考、地域特色、历史根源,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考,现状,营销,趋势
前言
      校园文化鼎力创新学校文化系统,整体构建教育发展方向,以更科学、全面、先进、和谐的文化意识为学校发展、教育实效、社会进步提速。力避千校一面的局面,不少学校反复思索自我出路。近日,参观了成都两所特色学校——草堂小学、蓉城小学,关照一花一草、一言一行、一文一景都能引发人无限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趋势和前景如何,具体出路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者关注的问题。
 
第一部分 特色校文化建设表现发思考

      千人心中有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奋力于教育战线的从业者,通过两所特色校的参观,心有千千结,不能不言。此处我想先就草堂小学、蓉城小学文化建设的观后感,以设计、策划者不同角度展示:
一、蓉城小学、草堂小学观后感
                                                ——资深从业者 李亮
优 势:
1.政府的大力支持,地域优势(紧挨成都东站);
2.蓉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前期总体规划,然后再分步实施分步打造;
3.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
4.设计方和施工方的积极参与;
5.建设材料以木材以及硅藻泥为主,很有层次感(就现已建设好的功能室)
6.功能分区点位明确;
7.班级牌亮点(采用布艺丝印,底板软包),舞蹈室外的鞋柜(学生自己制作的鞋柜),食堂里面一个开放式厨房(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参与活动)
8.设计方案的颜色、材质统一
9.教室外面采用软包吸音棉板
10.内部环境及功能布置及装饰装修丰富。
11.学校一些特色活动及特色课程,(如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开设的课程,成都1 2 3环;以及陶艺课等)
劣 势:
1.文化气氛不够,比如功能室命名还是普通,主要在注重装修方面;
2.建设费用比较高;
3.功能是采光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阶梯教室;
4.使用率较低(在参观过程中,所有功能室一个都还没投入使用)
5.学校外部环境装饰较少,基本上没有。

草堂小学观后感
优 势:
1.政府的大力支持、地域优势、历史文化(紧挨杜甫草堂以及浣花溪公园);
2.文化建设有前期总体规划,然后再分步实施分步打造;
3.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
4.文化感以及文化路线很强,主要抓住了以诗歌文化来营造学校气氛。学校到处可见诗歌文化,进校门口便是诗歌大道;
5.学校文化路线清晰,主题分化明确,随处可见的亮点及优势;(如空调外框采用草堂小学印章进行装饰,功能室的命名新颖,在现在看来都是领先其他学校。)
6.亮点较多,思路清晰(如图书室);
7.专门负责校园文化的教师团队;
8.方案颜色统一明确;
9.地面处理丰富,如刻诗等。
劣 势:
1.翰墨轩还是比较乱,以及一些功能墙面布置觉乱;
2.学校类似十扇屏,不可更换,二次使用率较低,提高使用成本;
3.教室外的班级文化布置和装饰材料普通;
4.学校功能室较少。

总 结:
对这两个学校优势劣势进行分析过后,两个学校的共同点对做校园文化有很好的帮助。
1.统一的规划,以及分期的实施(以解决资金问题);
2.都有一个专门负责校园文化教师团队,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3.方颜色以及材质的统一;
4.政府支持以及地域的优势;
5.主题要明确清晰。
二、蓉城小学、草堂小学的观后思考
                                                        ——策划人 唐君俐
优点:
色彩:以银杏叶的黄、绿为主色,色调统一,点缀其他鲜艳的色彩,活泼而不显杂乱。
用材:巧用布艺、各类铺装材料,让校园显得有质感。
元素:竹、树木等元素的运用让校园清新、富有生机。
细节:功能室关注细节,更显人性化。
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装饰,手工作品作为装饰,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加师生的归属感。
缺点:
重装潢,不注重在环境中注入紧扣学校特色文化主题的内涵。

草堂小学
优点:
用色:统一用色,给人文化厚重且质朴之感,绿色又有一种清新的感受。
元素:竹简、线订书本、印章等元素的运用紧扣主题“诗”。
地面:多用地面文化,行走在路上似行走在诗间。
文化:整个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缺点:
略显杂乱。
局限于古代诗句。
草堂小学于几年前就已思考了校园文化并装修好,与最近装修好的蓉城小学相比,虽不够华丽和现代,但是却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理念文化,是将思想注入了学校环境中的。蓉城小学装修得华丽丽,但是却缺少点“魂”。如此看来,校园文化建设从几年前开始被学校重视,发展几年之后或许有点偏离了轨道,越来越大的力气放在了环境的装修上,似乎“看”起来好的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做的好,殊不知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真正重要的是内涵。
另外,将学校环境建设好之后,学校应思考发展。与时俱进应是教育的重要点,时代在变,学校的思想就需要紧扣核心,不断拓展。就如同草堂小学,以古代诗词歌赋为教育点,时代在进步,可否从诗歌发展的脚步向学生传递一种进步与发展的思想?关于学校的发展问题,是每个学校都要仔细斟酌思考的。
三、浅谈对蓉城小学校园文化与草堂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装修对比
                                                                                                           ——设计人 王勇
      蓉城小学坐落在成都东,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学校校徽主要是银杏叶的概念,颜色是从银杏叶的春夏秋冬的变化来的,主要有(春芽绿,鹅绒黄,)渐变来体现。学校在硬装上主要体现在各大功能室的作用于学校的风格的统一性相结合,有些功能室难免装修过于商业化,不能很好的把学校文化和教室功能相结合。在教室走廊上随处可见学生创意展示,每一个学生都来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师生的互动性很强。
草堂小学,第一感觉诗歌随处可见,从进校门的地面铺砖到教学楼的墙体都谱写了一篇篇的诗歌。将文化植入到设计装修里面让装修看起来不呆板不生硬。

部分 文化品牌,一种营销策略

      我们通常认为一所特色学校的标准即: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机制完善、文化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
      不可否认,无需揣摩,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下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教育本体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会使我们在深刻认识学校文化管理价值的同时回归到学校文化现象本体。教育与学校文化从起源的角度来看,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的“人化”,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教育是使人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通过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学校教育传承、选择和创造的则是一种“营销”文化。
      如何营销?是否站到顶层高度思考学校走向?
      学校通过顶层设计教育品牌,通过一以贯之的理念,首先提升软实力、真内涵——理念系统;再分步实施完善硬件设施——制度、德育、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环境等,全面布局、细节规划、分布实施,多角度彰显自我文化内涵和教育追求,使学校特色、品质外显于形;最后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调动师生积极性,互动、参与、传承、扩展,给社会带来冲击和震撼,构成一条最美丽的社会风景线,成功打造全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部分 校园文化未来趋势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校园文化研究将为高等教育改革服务,高校改革的需求也会催生校园文化研究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在实现教育功能、实行素质教育方面,校园文化研究者的主动介入,将会提供有价值的新成果。
(2))由于多学科、学者的介入,校园文化研究将呈“百花齐放”之态势。随着多学科渗透的加强,可能出现高水平的研究专著,亦可造就一批专门从事校园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
(3)实践性和个性继续增强。个别校园文化建设基础好的院校将在理论的指导下产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同时将产生一批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作品,一改千校一面的校园文化研究现状。
(4)学校将着重点、关注点从重装修、造景美逐步转移到内涵修炼,更注重自身文化的表达和特点,如校本课程的开发、课堂模式的创新。
      总体上,我们的教育在不断探索、创新未来,我们的学校在内外兼修,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正在集聚力量,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