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策划向我们走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行业和部门都在努力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效资源,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但是,由于缺少把叁者有机整合起来的策划艺术的介入,所以不少“成功”要么稍纵即逝、昙花一现,要么可望而不可即。对此,一位着名的社会学家提出了“3+1”的理论,即“天时、地利、人和+ 策划= 成功”。的确,策划能改变事物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能盘活资源存量,拓展生存空间;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于是有人预言:21世纪是策划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策划经济的时代。
从未来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教育策划对确保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育管理者,有必要了解、认识这一新生事物。
教育策划的基本含义
美国哈佛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们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它指人们认识、分析、判断、推论、预测、构想、设计、运作、调控、评估事件的全过程。它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出当前的判断,并拟定可采取的包括规避各种风险的行为策略。通俗地讲,策划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怎样做、效果怎样的问题。它是一座跨时空的桥,把现在和未来有机地联结起来。策划是一门涉及创意学、谋略学、系统学、战略学、决策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广告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与艺术。
教育策划是策划与教育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和艺术,它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策划理论,讲究市场运作,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市场调查和系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教育行动案,动管理方法与技术动态控制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而达到营造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形成教育竞争的独特优势、争取教育发展的最佳效益的目的。
教育策划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教育性。教育是最崇高的公益事业,任何一项教育策划必须首先充分考虑它的教育性,要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
(2)预见性。“叁个面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教育策划对教育发展具有导向性,为此,它必须科学地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事态后果,并能提出有效的规避运行风险的策略。
(3)创造性。教育策划是一种超前行为,必须要有新的创意、新的思路、新的方略,任何照搬、模仿、抄袭别人策划的行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策划。
(4)操作性。任何一项教育策划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不能纸上谈兵;策划案必须能付诸实施,稳步运行,易于操作。
(5)效益性。低投入、高产出,少投入、多产出,创造超值,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最大化,是任何一个教育策划必须追求的目标。
(6)系统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教育项目的策划,都既要保证内部各环节、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要保证与外部各环节、各部分的相互协调。
(7)动态性。教育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人们的心理需求等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因此,教育策划必须集灵活性和变通性于一身,要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或者易于及时调整、修正行动案,或者设计出适应不同状态的行动预案,以应对多变的教育市场的需求。
(8)相对性。教育策划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它是新颖的,但是必须是决策者、管理者、实施者通过努力能够理解的;它是超前的,但是必须是决策者、管理者、实施者通过努力能够接受的。任何一个教育策划都不能跨越时代,不能跨越地域,不能脱离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教育策划的“适度超前”只能在相对的意义上来理解。
教育策划不同于教育决策。教育决策是针对预期的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的相关条件,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付诸实施,并以此作为未来工作的行动指南的行为。教育策划为教育决策提供备选方案,不过,教育策划提供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教育资源而获得最佳的教育绩效的决策方案。
教育策划不同于教育规划和教育计划。教育计划是为完成某一教育目标(任务)而按时间进程拟定的、可按部就班地执行的方案,它是一种静态的设计;教育规划重在提出一定时期内宏观的教育战略目标(任务),以及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教育策划不同于教育策略。从宏观的角度讲,教育策略指的是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而确定的相应的行动方针和工作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讲,教育策略指的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艺术或教育方法。一个成功的教育策划一定包含若干个有价值的教育策略。
教育策划的基本框架
广义的教育策划,包括教育策划理论与教育策划实务两大基本范畴。我们在日常策划工作中所说的教育策划即狭义的教育策划,属于教育策划实务的范畴。
教育策划理论主要涉及教育策划的思维模式、基本程序、基本谋略、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规律、效果测评、策划人才建设等内容。
教育策划实务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当教育策划的主体(教育策划者)、客体(教育策划对象,可以是教育现象、教育事件,也可以是教育目标、教育难题等)、教育环境(运作教育策划的外部条件)三者之间产生矛盾,并有协调统一的需求时,教育策划工作得以产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策划实务进行分类。比如:按教育策划主体的性质分,有组织策划和个人策划;按教育策划客体的属性分,有宏观教育策划、中观教育策划和微观教育策划;按教育策划客体涉及的内容分,有综合教育策划和专项教育策划;按教育策划客体的目标需求分,有教育CI策划、教育广告策划、教育新闻策划、教育活动策划、教育品牌策划、教育管理策划等;按教育策划的出发点分,有矫正性教育策划、进攻性教育策划、防御性教育策划、维系性教育策划、建设性教育策划等;按教育事件的发展进程分,有教育战略策划、教育生态策划、教育投融资策划、教育经营策划、教育形象策划等。一个成功的教育策划是教育策划主体、客管理方法与技术体和教育环境三者完美和谐的统一体。
教育策划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一个成功的教育策划应该经历两个基本过程:一是思维过程,二是运作过程。从思维过程讲,教育策划一般要经历策划点子→策划创意→策划方案三个阶段;从运作过程讲,教育策划一般要经历决策策划案→实施策划案→反馈策划案三个阶段。教育策划是方法又是技术,是科学又是艺术。
教育管理就是要实现教育的人力资源与其他教育要素的整合,使其达到最佳配置状态,以盘活教育资源存量,增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教育资源增值,提高教育效益。实际上,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管理,同样也应包含思维与运作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从管理点子到管理创意再到管理方案的思维过程,二是从决策管理案到实施管理案再到反馈管理案的运作过程。
由此可见,教育策划与教育管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教育管理有哪些方面,教育管理策划就有哪些相对应、相匹配的分支,如教育行政管理策划、教师管理策划、教学管理策划、学生管理策划、干部管理策划、教育战略管理策划、教育生态管理策划、教育品牌管理策划等。只不过这类“策划”多数属于微观领域的教育策划。
教育策划与教育管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可以说,没有教育策划的管理是缺乏科学性和理性思维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策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教育策划。在教育管理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策划理念、理论、思维方法与技术,对于发展学校教育,拓展管理视野,转变管理职能,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艺术,增强管理绩效,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